古建筑是如何做抗震设计的?

百科问答评论23,444 阅阅读模式
国为隔震支座,真正厂家直销建筑隔震支座,支座质量强 ,实力厂家 ,质优可靠 , 隔震支座生产设备齐全 , 同时可安装,更换支座 ,隔震橡胶支座 ,按图纸加工 ,厂家直接发货!服务热线:0871-68100848

首先,对待这个问题要客观一些,古人的结构设计并没有合理的结构计算与分析,对于地震的处理手段也没有现在研究的这么多,几千年累积的经验占主要部分。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建筑是久经考验的结构存在,设计合理且施工质量高。但是更多建筑都是没有经受考验,只不过不被记载和关注。就普遍意义来讲,肯定是没有现在的建筑抗震的,历史的车轮还是滚滚向前的。

第二,建筑抗震的方式可以分为两种: (1)抗,俗称正面刚,就是他强我更强,这种方式对材料强度要求很好,以古代的建筑材料来看这一方式实现有难度;(2)卸,就是以柔克刚,不跟你硬碰硬,通过巧妙的方式卸载这些地震作用,有点太极的味道,这也符合中国的传统哲学,本人认为这一条贯彻在基本所有现存古建筑的设计思想中。

关于卸,我想了想可能有一下几个方面。

(1)古建筑以木结构为主,质量轻,刚度小(得益于材料和节点形式)。这有两个好处,一个是质量轻就意味着惯性小,地震力就不会很大;另一个是刚度小就意味着周期长,从地震反应谱来看,处于下降段,地震力就更小了。

(2)支座形式特殊。木柱子跟柱础之间并不是完全刚接,而是可动的,在地震作用下,建筑就好像踩在一个滑板上,这就是古代版的隔震支座啊,很巧妙有木有。

(3)节点形式特殊。古代没有什么螺栓,也没有现代混凝土的整体浇筑,中国匠人巧妙设计了隼卯的节点形式,通过构件的相互咬合,不用一颗钉子就把他们连在一起了。这种节点形式平时是没啥转角和相对位移的,但地震来了,他就可以发生相对转动甚至相对滑动。这种节点形式既可以降低结构刚度、减小地震作用(如前述),同时又可以因为相对转动和滑动而耗能,这就是古代版的阻尼器,起到消能减震的作用。

隔震支座厂家
  • 本文由 发表于 2019年12月2日 11:28:42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://gz.go-we.com/3289.html
隔震支座厂家
评论  0  访客  0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